社情民意2024年第3期
关于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自2022年我省启动“安心托幼行动”以来,将托育服务、公办幼儿园学位、幼儿园延时服务等三类供给合而为一,开启了统筹推进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的实践之路。但是目前的托幼一体化管理还存在着体制须进一步厘清、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合理等问题。为此建议:
1. 政府将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发展列入安心托幼民生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标,理顺托幼一体化管理体制,明确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托幼一体化建设与管理事宜,卫健部门负责指导托幼机构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2. 梳理并优化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的政策举措:将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纳入省级示范托育机构创建评估范围;公办、民办托育机构的政策支持应当均衡,将普惠性托位补贴同等对待;加强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对自行取得托育服务相关资质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助补贴,发展壮大托幼一体人才队伍。
(区政协教科卫体委 陆晓慧)
关于妥善处置防疫物资的建议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由于2023年1月前我区基层各村居储备了大量核酸拭子、防护服、口罩、酒精、药品等防疫物资,还有雨棚,折叠床等。各类防疫物资闲置,且部分物资临近质保期,部分居民家中也存在类似情况。为此建议:
1. 由卫健部门牵头,以镇街为单位立即着手村居防疫物资统计工作,做到底数清晰,分类处置,分别明确临近质保期和质保日期较长的物资不同处理办法。
2. 由红十字会牵头,倡议市民将家中临近质保期的防疫物资有偿换购药品,经鉴定后再统一分配至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合理使用。
3. 由卫健部门牵头,开展过期废弃医疗物资回收工作,将已过期物资作为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避免乱用、误食等情况发生。
(民盟屯溪区总支 杨慧芳)
关于提高退役军人优待证
及“三属”优待证礼遇的建议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一名12岁男孩与母亲有关“三属”优待证的对话视频登上网络热搜,“三属”优待证是持证人彰显荣誉的载体、享受优待的凭证。经调研,目前我区退役军人优待证和“三属”优待证的使用范围有限,为提升优待证持证人的拥军服务礼遇。为此建议: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提高退役军人优待证及“三属”优待证的“含金量”。
一是“一码”集成民生事项。将退役军人优待证和“三属”优待证持有人员的身份数据与人社、医保、民政、住建等部门信息互相关联,凭借“优待码”即可享受线上购物优惠、创业审批优待以及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信息更新、服务升级,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二是扩大优待证的使用领域。引导我区商户加入拥军队伍,拓展“崇军商圈”,给予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更多优惠服务,将优待证使用场景延伸到商贸商超、金融保险、餐饮娱乐、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使“政策性优待”向“社会多元优待”转变。
三是提升优待证的服务质量。建议“双拥”主管部门牵头,倡导各行各业自主确定优先优惠项目,在定点的“双拥医院”“双拥银行”“双拥商店”“双拥加油站”等门店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优先窗口,提升服务质量。
(区政协提案委 王锐)
关于尽快解决阳湖镇紫阜村
农田灌溉问题的建议
佩琅河紫阜段上游曾建有一处拦河坝,该坝十多年前被洪水冲毁后,原来种植水稻的农田因没有水源灌溉,全部改成种植蔬菜等旱季农作物。原有的1.5公里长水渠常年无流水,部分水渠淤泥深度达60—70厘米,高温时节淤泥发出恶臭味,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农业产业的发展。紫阜村每年要花费1—2万元对水渠进行清理,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可以将活水引进紫阜村,有效解决村庄农田灌溉,促进村级产业发展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议:在佩琅河原拦河坝位置恢复重建一道坝,将佩琅河水引入排水渠;同时对原有排水渠彻底清淤,并将水毁部分的渠道进行修复处理,可以灌溉农田200余亩。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区政协农业农村委 方祖蓉)
关于在区社会福利院公交站台增设
候车便民座椅的建议
区社会福利院公交站台周边有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老年公寓、区社会福利院等多家社会机构,同时服务对象人群特殊。但该站台却没有设置供市民候车的座椅,老年人、病人、孕妇、带小孩的乘客和行动不便的人在此候车时想歇歇脚多有不便。为此建议:
1. 希望相关单位能够采取措施,为区社会福利院公交站台配套安装候车便民座椅,让乘客不再“站等车来”,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有利为提高黄山市文明形象添彩。
2. 为了减少成本,建议公交车站增设的长椅可做成无靠背的,以方便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
3. 为了满足周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求,建议对候车便民座椅进行适当的适老化改造,确保座椅高度适宜,方便老年人候车需要。
(区政协社法委 宣立军)
完善鬲山旅游设施,打造全域旅游新IP
黎阳镇的鬲山景区已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断吸引着人们来此,欣赏不一样的屯溪风光。但在走访时发现该景区存在节假日时的拥堵和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为此建议:
1. 景区要尽快建设便利的停车场,缓解节假日时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加强动态管理。要在节假日期间加大人力安排,加强交通疏导。
2. 景区要在循环线路上设置休息区和座椅,方便游客休息和观赏风景。建设干净卫生的厕所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 景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便利的餐饮服务,增设移动小吃摊位。同时提供饮水设施,以方便游客。
(区政协经济委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