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 “深耕民宿特色精品,提升会客厅接待品位”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10-02 09:37信息来源:屯溪区政协办 作者:屯溪区政协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黄山市是安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屯溪区不仅是黄山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更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国宝镇海桥、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黎阳老街“两街一桥”组成的徽文化核心区,徽文化元素淋漓尽致遍布各个角落,徽州民宿作为一种极好的徽文化传播载体,是旅游+徽文化的最佳结合。通过十几年努力,我区民宿经济总体上实现了从“点上萌芽”向“遍地开花”,从“单一吃住”向“多元经营” 两个转变,呈现出“微景区化”发展特点。目前,屯溪区正高标准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倾力打造“国际会客厅”,一大批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顺势而为,应运而生,“小民宿”将撬动旅游发展“大产业”,发展民宿经济得天独厚,大有可为。今年以来,区政协就“深耕民宿特色精品,提升会客厅接待品位”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屯溪民宿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市拥有民宿2500多家、占安徽省七成以上,年经营收入超20亿元,塔川民宿成为全国31个甲级民宿之一、全省仅2个。屯溪区现有民宿共46家,客房数528间,床位数总量708张。主要客源省份前五位的是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主要客源城市前五位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合肥市、杭州市、南京市;入住民宿客人主要群体年龄36—45岁;团队散客比为3:7。全区已形成了屯溪老街、黎阳in巷、湖边古村落三大城市民宿集群及部分村落的零星乡村民宿,具有精品民宿比例高、古民居利用多、文艺个性足的特点。黄山开元·还淳度假民宿、黄山山水间、不舍美宿等民宿入选2019年度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14家民宿获评“徽州民宿100佳”。民宿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国际会客厅”打造的重要补充。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布局欠统筹,亟待出台指导措施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全区没有制定统一的民宿发展总体规划,区内民宿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民宿分布零散,未形成具有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发展区域。民宿发展举措大都为碎片化,系统性不够。虽然民宿开办有联合审查机制,但是事中监管、跟踪服务不够。尚未出台关于民宿服务业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

(二)起步早规范晚,发展参差不齐

我区在相关促进民宿规范发展实施办法出台前就已经有民宿正式运营,但是民宿总体上量少而散,单个民宿体量偏小,经营者大多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营销意识,单打独斗、合力不显,难以形成集群品牌效应。“抱团取暖”机制缺乏,尚未搭建专门的营销平台,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文旅优势融入不充分,缺少地域特色亮点

尽管我区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现有民宿设计构思融入徽州文化元素不深,与本地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自然景观结合不够,特色体验活动与文创产品设计缺乏,民宿特色亮点不明显,徽风皖韵难以体现,没有形成真正具有徽州文化气息的“一宿一品”“一房一品”。

(四)服务标准不规范,难以满足高端游客需求

有的民宿前身就是农家乐、小旅社,摇身一变成为民宿,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标准低端、服务品位不高,只能满足于一般游客的基本需求,而高端高档品质游客群体的需求难以满足,不能顺应旅游新业态变化的需要。民宿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够,专业化的“民宿管家”人才缺乏。从事旅游专业人员招不进留不住,只能放下身段降低标准,导致服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很难提供专业化的精品服务。民宿业存在“硬件不硬,软件更软”的现象。

三、建议意见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推进东部新城的规划建设,实施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沿江村落开发,构建会议设施、原乡村落、休闲农场、度假山庄于一体的产品体系,加快打造“大黄山”国际会客厅、会奖目的地。结合当下市场旅游需求的转向,以及对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探索和体验,屯溪区打造地域特色民宿,提升“会客厅”接待品位恰逢其时。

(一)政府引导,尽早出台规划意见和扶持政策

近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是黄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动能。屯溪区应乘势而上,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民宿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发展民宿经济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如保持20年以上的稳定和持续的长期房屋租赁政策,安排资金扶持民宿数字化服务平台等,让民宿行业“有文可询”;相关部门研究合理合规发放民宿行业消防、卫生、公安、食品、规划等方面许可的可行性方案,让民宿行业“有规可循”;成立具有权威性的民宿行业管理协会,并发布相关管理规定,让民宿行业“有人可管”。

(二)突出重点,打造大民宿集群

利用徽文化集聚中心、交通枢纽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区域优势,以屯溪老街(包含河街)为中心,在隆阜老街、黎阳老街、屯溪老街、外边溪、湖边古村落、南溪南村等区域培植六大民宿集群,培育一批“徽字号”民宿品牌,形成屯溪区民宿大集群概念,把屯溪区打造成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游客集散地。2016年全国民宿协会成立大会在黄山市召开,要借助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平台和我区打造“国际会客厅”契机,建议在屯溪区成立中国民宿研究中心,每年在我区举办民宿论坛、民宿研讨会、乡村民宿设计大赛、民宿用品交易会等活动,提高屯溪区在全国民宿界的知名度,助力“国际会客厅”的高质量打造。

(三)丰富业态,打响民宿品牌

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鼓励民宿业主在修缮古徽州建筑过程中,既承袭古街古村落古建筑传统风貌和空间肌理,更要植入各自不同的故事与情怀,突出文化内涵,让每个民宿展现不一样的“烟火味”“家乡愁”,成为快节奏现代人的“诗和远方”,打响“徽州美宿”区域品牌。整合涉农扶持政策,发展乡村民宿。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提升民宿集聚区域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为民宿业主解决“屋外村内”的事。盘活乡土资源,开发“看乡景”“品乡味”“享乡俗”等综合体验项目,发展以民宿为支点的乡村游。创意移动民宿,在旅游乡村、景区内或周边,提供房车、帐篷等移动住宿服务。

(四)引进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请进来”讲课、“走出去”考察等方式,强化民宿经营者的培训,从科研院所或高校聘请专家智库,破解经营过程中的难题;组织前往民宿较为成熟的江浙地区实地考察,汲取宝贵的先进经验。积极培育有情怀的“民宿管家”,增强与客人的互动交流,全面提供优质服务。

(五)守正创新,强化市场营销

地方文化特色正成为当前游客深度游的重要需求之一。要突破民宿“住”这个单一功能,深入挖掘食、购、游、娱等多元旅游服务项目,使“民宿+”带来更多个性化服务,从而增加民宿行业的内涵,刺激“民宿+”附加产品的消费,推动民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强化政府、行业协会和民宿经营者的三方联动,将民宿营销纳入文旅系统营销计划,通过举办节庆、网络直播和采风踩线等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徽州美宿集散中心。